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7日下午消息,自從1998年11月20日發射第一個模塊至今,國際空間站已經環繞地球轉動10萬圈。為了慶祝這一里程碑的事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與閱后即焚圖片分享應用Snapchat合作舉行了名為“太空的一天”直播活動。
在此次直播活動中,NASA宇航員蒂姆·考普拉(Tim Kopra)直播了他在國際空間站上的生活和工作情況。
國際空間站是一種低地球軌道實驗室,巡航速度為每小時1.75萬英里,每過90分鐘便可繞地球一圈,在上面生活的人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和日落。
考普拉通過此次活動用攝像頭展示了國際空間站上看到的地球,還展示了他在無重力環境下的日?;顒?,例如從一個模塊飛到另一個模塊,利用水球做實驗,吃墨西哥薄餅,做各種空翻動作。
作為一個國際科學實驗室,國際空間站18年來始終充當微重力實驗平臺和立方體衛星發射平臺??计绽赋?,國際空間站目前正在進行的微重力實驗超過250項。
由于宇航員往往會在國際空間站上長時間工作和生活,所以,那里也是分析微重力環境對人體長期影響的理想環境。長期來看,生活在微重力環境中的宇航員將會出現肌肉萎縮和骨密度降低等問題。
各國航天機構都很擔心這一問題,因為要把人類送往火星等太陽系中更遙遠的地方,宇航員就需要長時間生活在這樣的太空飛行器中。
有關這一問題最為著名的實驗是宇航員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進行的,他在今年3月完成了長達340天的太空任務。在此期間,他的雙胞胎兄弟、同為宇航員的馬克·凱利(Mark Kelly)一直生活在地球上。
在“太空的一天”直播結束后,考普拉展示了??吭趪H空間站的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并表示他們“正在對其進行檢修,好讓它回家?!笨计绽瓬蕚溆?月18日乘坐“聯盟號”TMA-19M飛船返回地球。(樵夫)